“關注民生福祉,聚集民生發展”系列報道⑨
垃圾分類,提升了龔村人居環境。
眉山網記者 陳燕利 文/圖
8月9日,在東坡區白馬鎮龔村見到村民先鳳嬌時,她正在將西瓜皮和塑料瓶分別投入家門口黃、綠兩只垃圾桶中?!袄诸愇覀冏隽艘荒甓嗔?,很簡單,可腐爛的投入黃桶、不可腐爛的投入綠桶?!毕萨P嬌說。隨后,村里的保潔員將“可腐爛”的垃圾收集后,運到地庫進行有機生物降解,變成有機肥料回歸農田;對于“不可腐爛”的垃圾,則二次分類成可回收物、有害垃圾、其他垃圾,運往鎮處理站進行集中處理。
“在白馬鎮,我們對農村生活垃圾采取‘兩次四分’分類法,以農戶為單位,開展農村生活垃圾源頭分類減量,就地資源化分類利用?!痹撴傁嚓P負責人介紹。此外,該鎮還開展了垃圾分類積分兌換、紅黑榜、五亮評比等活動,形成了生活垃圾分類良好的群眾基礎,目前,全鎮農村生活垃圾有效處理率達到90%以上。
在東坡區土地鄉花橋村,記者看到一位村民正在打包垃圾,只見他將廢棄的紙箱壓扁裝進環保袋后便徑直朝“垃圾銀行”走去?!斑@是我打包過來賣給垃圾銀行的東西,估計能賣好幾十塊錢?!痹摯迕窀吲d地表示。
一個簡單的垃圾打包行為,就能為村民換來幾十元的經濟收入?該村相關負責人對此進行了解惑,“這是我們村上的‘垃圾銀行’,投入試運營以來,垃圾回收收益是村民嘗到的第一個甜頭?!睘榍袑嵏纳拼迕竦纳罹幼…h境,土地鄉在深入調研各種垃圾回收模式后,引入一環??萍加邢薰?,在花橋村建成了東坡區首家無人值守的鄉村垃圾銀行。
“垃圾銀行”依托微信平臺24小時運營,以操作簡單方便、回收價格透明、收益在線提取、人人都能參與等優點,使農戶參與垃圾回收的積極性和持久性得到充分調動,把村民從環境保護的“旁觀者”轉變為“倡導者”、“參與者”,該村負責人表示。
做好農村垃圾分類,是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的有效路徑。近年來,東坡區以提升垃圾分類有效處理為契機,進一步完善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機制,確保農村生活垃圾“分類資源化利用、分級減量化運輸、就近無害化消納”治理模式常態化運行。
這只是全市農村垃圾處理的縮影。垃圾分類看似小事,實則關乎生態文明建設大局。為提升生態環境質量,全力改善農村人居生活環境,2019年,我市將配套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設施工程寫入民生工程,在全市選擇200個村(社區)配套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設施,確保全市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推廣率達30%以上。
【采訪后記】
垃圾分類,小事不小、攸關民生。
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減量處理工作是深化美麗鄉村建設,加強農村生態環境治理,提高農民人居水平的新探索。在生態環保越來越受到重視的今天,我們不僅要看到垃圾分類減量后帶來的經濟效益,還要看到其對社會產生的生態價值。要更加廣泛地進行宣傳發動,調動農民參與環境保護和治理的積極性、責任感。
“積力之所舉即無不勝也,眾智之所為即無不成也?!弊屛覀償y起手來,將一件一件“垃圾分類”的事情辦實做好,讓農村的天更藍、山更綠、水更清、環境更優美。